台灣RT到美國執業?

--

到底台灣的RT執照可不可以直接去美國當RT?

答案是:不行!

這問題當初自己也天馬行空的想了很多遍,查了很多資料,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行,把我搞得好混亂。

當年不知道在想什麼的我決定自己親身體驗看看,莽撞的直接寫信給美國的一些RC Program問。問題被轉了又轉,轉去NBRC、轉去CoARC。回來的答案都是:在美國執業當RT只能用通過NBRC考試的證照。要取得NBRC考試資格,必須要有受CoARC認可的RC學位才能參加考試(學期中必須完成認可的實習時數且心肺生理學是在美國修習的 ←這是我教授口頭跟我說的)。也就是說,沒有被CoARC認證過的學位,是不可能參加美國國考的(沒辦法拿台灣的RC學位直接參加美國國考)。

總結,以目前的情況,RT不像RN有一些換照的管道。台灣RT要直接來美國執業,若沒有美國執照,也沒有重讀RC 的打算是不可能的。對。不可能。

美國RC program也不是說任何一個都符合參加NBRC國考的資格。從學位來說,在美國有分副學士學位(Associate’s degree, AS), 學士(Bachelor’s, BS), 碩士(Master’s, MS)。副學士學位(AS)通常是讀1–2年,學士(BS)2–3年,碩士(MS)2年。

其中碩士又有分Degree Advancement(進階)跟Entry level(初階)。

✸ Degree Advancement(進階):只收已經是RRT的學生,通常需要臨床經驗。比較像是台灣認知的在職「研究所」。

✸ Entry level(初階):收沒有RT背景的大學(BS)畢業生,從頭教RC專業,課程內容外加專業研究跟領導力培養等。

依上面解釋,MS只有Entry level才有資格參加NBRC國家考試。

有興趣看美國有哪些RC program,可以到CoARC找認證學程( Accredited Program): ☞ https://coarc.com/students/find-an-accredited-program/

然後,我就衝了,開始準備申請學校。還記得當時工作邊準備,還被某學校欉康。但後來還是順利來到美國。

不知道大家對申請學校有沒有興趣,有的話下次(有空的時候?)再來分享。

UT Health San Antonio, TX

這時候有人就會問,那你這樣讀兩次會不會覺得很浪費?

一開始我覺得會,但後來實際開始讀書之後,會從中發現其實自己有很多還不會的東西,當初一直不理解的問題被解決,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了。再加上不同的國家背景,scope of practice也有點不一樣。這兩年的學習帶給了我一些衝擊,但來自不同國家的我也帶給了他們一些小衝擊。

舉個例子,在COVID之前,美國醫院ICU的工作人員是不會例行性的戴口罩的。甚至是RT在做氣切照護也沒戴口罩。裸露的臉龐直接面對一個敏感又咳痰能力超強的病人,碰一下,一口痰直線噴上遠方的牆。我第一次嚇得全身發抖,急忙問帶我的學姊:請問我們可以戴口罩嗎?

被學姊拒絕了。原因是 facial expression,不管是解讀病人的面部表情,還是病人解讀醫護人員的面部表情。這在美國的健康照護一直有著崇高的地位。

這點我真的到現在還不理解,好險?一週後,COVID開始在美國蔓延。大家都戴上了口罩。棒棒!

--

--

RT | Dou Dou✎

Hi I am Alve, I am not a cloud…. Actually, I am a fragile alveoli。一個菜菜的台灣呼吸治療師,在美國進修中。✒︎